郑承杨是西昌市第一中学高2016级7班学生,一直担任班长一职,成绩上也一直稳居全班第一名,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成绩优异就骄傲自满,相反他总能以平常心对待各种荣誉,无论是校级三好生还是市级三好生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激励他再接再厉的动力,以及监督他时刻以三好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准绳。
他以勤俭涵养品德。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从小对父母勤俭持家的行为耳濡目染,进而养成了艰苦质朴的生活作风。最重要的是他深谙“非淡泊无以明志”的道理,时时通过勤俭节约来追求远大的志向。因此,细微如一针一线、一纸一饭他都视若珍宝,不了解的人或许会说他小气吝啬,殊不知他是借此涵养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也正因为有着这种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他才能从绝大多数学生不屑一顾的废品上大做文章。他号召班上同学收集班内班外的饮料瓶、废旧书报,并把变卖废品得来的钱换成课外书籍供全班同学共享,这为班级形成热爱读书的氛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以劳动健壮体格。除了担任班长外,他还担任了所在寝室的室长。作为室长的他身先士卒,带头打扫卫生,美化寝室,为全寝室的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及班级的各种集体活动,不怕脏、不怕累,用自己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为全班乃至全校的同学做表率。高中的冲刺阶段即将到来,他坚信只有健壮的体魄才能承受日渐繁重的课业负担,而劳动是强健体魄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因此,无论是细小琐碎的家务、自我服务性劳动,还是统一规划的大扫除,他都积极踊跃地参加。
他以朴素引领风气。攀比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愈演愈烈,就连学校这片净土也不能逃避它的肆虐。具体到学生个人行为上,所谓的攀比不是比勤奋、比品质、比修养,而是比吃、比穿、比打扮。因此,攀比之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净化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郑承杨首先从自身做起,用自己质朴无华的打扮践行着那句“其身正,不令虽从”的至理名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朴素的打扮影响周围的同学。他还做过“最令人发呕的食物”的专题演讲,在同学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导着同学们去反思自己是否因为追求奢侈生活而给其它动物带来过无法弥补的伤害。在他的引领下,所在班级风气日益淳朴。
郑承杨身上具备“勤俭美德少年”的所有品质,是一位勤劳节俭、朴实奋进的好孩子,他力求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