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笔友,认识大凉山。在杭州育才外国语家委会的组织下,606班同学抽假期时间,跋山涉水来到四川省大凉山山区,为当地的同龄小伙伴送上温暖的同时,也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9个小时的盘山路颠簸,五公里的徒步行,沿途除了途见识到金沙江的蜿蜒磅礴,大凉山上的云雾缥缈,也亲眼见到八九岁的孩子三三两两结伴沿着漫长的山路步行两三个小时上学的艰辛。此次大凉山之行,共前往盐源县长柏乡黑地村小学、幼儿园和前所乡小学三站,为当地学校捐赠了桌椅、讲桌、黑板、体育器材和不少玩具。
在黑地村小学,两位男教师和22名一二年级的学生组成了一所学校,其中一位老师坚守黑地村小学整整30年。当老师和来围观的十几位老乡望着一箱箱物资激动地不停道谢时,朴实的语言、憨厚的笑容,让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了??醋爬醋院贾莸募页に屠吹男伦酪?,黑地村老师嗫嚅着说没见过这样的桌椅,不会安装。于是,爸爸们齐上阵,借来工具,一番叮叮当当,安装完30套课桌椅和2张讲桌。爸爸妈妈在安装课桌椅时,同学们和当地孩子玩在了一起,教小朋友们使用拉力器、甩飞盘、花式跳绳……篮球架虽然没有网,抱着新篮球,孩子们依然玩得开心。
前所乡小学是当地一所不错的小学,政府投资建了新校舍。当同学们来到的时候,意外地碰到了4位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放弃企业家的身份来到艰苦的深山学校支援教育,真心为他们点赞。有了志愿者的支援,师资才勉强够用,但是桌椅依旧还缺了11套。同学们送上体育器材,还和同龄小伙伴互动起来,不少孩子认了笔友。
说起与大凉山结缘于2015年11月。当时家委会从303班叶应顺爸爸那了解到:四川大凉山的孩子缺少冬装。于是,班里发起了第一次捐助活动,各式各样的棉衣、棉鞋、毛衣、书包装了一袋又一袋,耗时二十多天,终于把衣物送到了大凉山。2016年4月,继第一次捐献活动之后,家委会派代表亲自走进了大凉山实地考察,并把全班同学的书信交到了前所乡小学五年级同学手上。6月,同学们收到了来自大凉山的回信,每个同学都交了自己的笔友,9月,孩子们终于和笔友见面了,百名学生同读一本书——《小王子》,书里有友情、有责任、有驯养、有珍惜……同学们消除地域的差异,为共同的梦想畅游于文字之间,获取知识,获取友情。听说山里的同学很羡慕我们来自外国语学校,渴望上一次英语课,于是,同学们搞起了责任分工,纷纷上阵当起了英语小老师,教的有模有样,学的专注认真。
此次公益之行,虽说吃了些苦头,但孩子们得到了心灵的驯养。育才外国语606班带队老师表示,孩子们的爱心行动会一直延续下去。(程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