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来,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少外出成为国人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相互夹菜的传统就餐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潜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提供了传播途径。
“公筷公勺,从我做起”
为引导公众改变饮食习惯,有效切断因传统合餐习惯共用餐具而引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有效防止病毒在餐桌上蔓延,坚决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西昌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昌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联合向全市发布“公筷公勺,从我做起”的文明用餐使用指南(试行)。本指南适用于西昌市市内餐馆、宾馆、饭店等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或承办各类聚会聚餐、婚丧宴席等大型集体聚餐活动。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单位食堂。西昌市全体市民无论在家还是在饭店用餐,都要使用公筷公勺,倡导分餐制、点餐制,凝聚全社会共识,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一、公筷公勺的配置
1、公筷公勺,是为保障两人及以上的同桌就餐卫生而配置的、用以取食共用菜品(点心、主食、水果)的筷子、勺子、刀叉、夹等分餐用具统称,是就餐者不与嘴接触的公用分餐工具。
2、公筷公勺,应以一双筷子、一个筷架、一只勺子、一个勺托组成完整的一套。
《指南》对公筷公勺分餐夹的详细规定
↓↓↓
公筷外形尺寸应当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长度宜比普通筷子长3—4厘米,便于取食,避免混用;
分餐夹尺寸大小应与餐盘尺寸相匹配,一般宜17—18厘米,易于抓握;
在公筷公勺上宜印制(烫)“公筷(勺)”的标识或提示语;
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之间宜通过造型、质料和色彩来区分;
公筷采用红色区分。
《指南》对分餐用具摆放的具体要求
↓↓↓
公筷公勺分餐夹等分餐用具摆放前应当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且应当在开餐前半小时之内趁热摆台;
在每一道菜食盛器右侧,按照一菜一分餐夹(公筷)、一汤一公勺的要求,配设公筷公勺分餐夹,并置于公筷公勺架或盘上;
火锅或须在餐桌上熟制菜品,应另外提供生料专用的公筷公勺分餐夹;
农村集体聚餐视具体情况按照就餐人数合理配备或摆放公筷公勺分餐夹。鼓励有条件的农村聚餐场所严格按照要求摆放公筷公勺分餐夹?;即笮途鄄图芭┐寮寰鄄褪敌凶灾植陀貌?,根据菜食品种,摆放相应数量的公筷公勺分餐夹,以方便就餐者自助取餐。
二、公筷公勺的使用
1、宾客用餐前,应主动了解餐饮经营场所公筷公勺配置情况,主动要求配备公筷公勺。餐饮服务单位的服务人员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就餐者使用公筷公勺,介绍公筷公勺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席间服务人员应注意观察、提醒、引导客人正确使用公筷公勺。
2、宾客用餐时,应先使用公筷公勺取菜(汤),放置在自用餐具内,再以私筷私勺进行食用。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应注意公共卫生,不得与嘴接触,不得使用公筷公勺夹取或盛取个人餐饮具中的菜食,不得有随意翻拌等不文明就餐行为,使用后应立即放还至原位,以便其他宾客使用。
3、使用公筷取菜宜适量,不可将多取的菜返回盛器;使用公勺舀汤不宜太满,并应停留片刻,待汤汁不再滴落时再移入小碗中,以免汤、羹等洒落到餐桌或其它菜点上。
4、用餐过程中公筷公勺不足或被污损,应及时通知服务人员补足或更换,剩余食品撤盘或打包应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夹。
5、餐饮经营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摆放、播放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海报、台卡、视频等,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引导作用。
6、家庭日常用餐提倡家庭成员配备自己的碗、筷、勺、水杯等,外形或颜色上应容易辨别。提倡家庭用餐践行分餐制。提倡按照菜品种类配备公筷公勺。家庭聚餐时,按照人数提供人手一份的公筷公勺。
三、公筷公勺的管理
餐饮经营场所须设立专用存放空间,做好标签标识,严格做好公筷公勺的清洗、消毒、存放等管理工作,不与客人私用筷勺混合使用。餐饮经营场所应将公筷公勺的管理纳入摆台标准及日常备餐、出餐、上菜、引导使用与清洗消毒、存放等环节,并加强员工的实操培训。
西昌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
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西昌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