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正是赏荷最好的时候,此时的荷叶绿油油欲滴水,荷花娇滴滴惹人怜。
周末,到西昌乡村八景之一的荷色生香来一场夏的旅行,亦或去湿地公园来一场夏的邂逅,都是这个季节里消暑、去燥的绝佳的选择。
一日三品荷塘韵 晨清午艳夜寂寥
“哇,真壮观啊!”周末一同前往“荷色生香”景点的朋友感叹道。眼前荷塘墨绿如画,清风拂过,荷香醉人。
晨起而至,夏季清晨微凉的风带来些许凉意。昨夜一场暴雨在舒展的荷叶上留下了点滴晶莹,不远处打着卷等待展开的荷叶,是在等待一只蜻蜓的邂逅吧。眼前之景,似乎与800多年前的某天,诗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钡哪且荒恢睾狭?。
正午,碧叶披上了耀眼的光,显得更加娇艳欲滴。清风拂过,于是荷塘里的荷花全都激动得舞了起来,争抢着在人前展示其曼妙的身姿,仿佛这就是她们存在的意义。
再看那片绿里的数朵荷花,正似姑娘头上装饰的巧物,以恰如其分的数量点缀着荷塘,凸显了几分妩媚的滋味。
顶着烈日,三五成群,衣着质朴,劳作于塘间的村民,确是这一派夏日风光里最好的点缀。虽没有碧绿的荷叶惹人爱,更没有妩媚的荷花招人眼,但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2000多亩荷塘风光才有了贴近生活的味道。
夜了,静了,想起朱自清《荷塘月色》对荷花的描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nbsp;
“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崩寺崦赖拇矢秤枇嗽孪潞苫ㄍ阉椎钠稀W髡咭褂魏商潦钡拇ゾ吧?,造就了流露真情的浪漫美文,也算是荷为中国文学做出的一点贡献了。
夜是寂静的,月光和零星的路灯,不足以照亮荷塘的每个角落,留下块块未知的黑影待人咂摸。
中国画讲究朦胧美,讲究意境,讲究留白,夜的荷塘又何尝不是某种形式的留白?夜来独步荷塘畔,寂静给了思想思考的机会,荷塘勾起内心无尽的遐想,难怪那么多借夜景抒情的诗流传于世,原来寂静的夜和清冷的景是诗人两位最好的朋友。
到湿地公园邂逅荷塘 体会身处画中的美好
也去邂逅了湿地公园的荷花,竹筏穿梭,游人欢歌,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此时的荷是热烈的,欢快的,但人去湖空后,留下的也确是一幅清冷幽静的图景。
行走于湿地公园一处湖上窄道,道下全是舒展的荷叶和绽放的荷花,身处期间,如临仙端。
借“如画”二字来形容眼前景色不为过,且这画一定是色彩明艳,色脉浸润的水彩画,似乎看到了一位身着红色旗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以柔美的身姿漫步,画中绿惹人眼,画中人使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