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约会-附近100米200块4个小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一对一空降可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西昌

2016“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西昌开幕

2016-06-28 来源:四川日报

  6月27日,2016西昌邛?!八砍裰贰惫适柚茉谖鞑?,来自美国、西班牙、匈牙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中外诗人、文学家和评论家,共聚凉山开展对话和交流。

  本届国际诗歌周旨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提高中国对外文化宣传的软实力,加强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诗歌的深入交流与接轨。

  国际诗歌周期间,来宾将围绕“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主题展开文化交流和互动,并进行“诗意大凉山”“行走大凉山”“献给土地与天空的诗”等创作采风、诗歌朗诵会、诗歌论坛、交响诗音乐会、文化田野考察等活动。中外诗人们还要到西昌邛海、安哈彝寨、泸沽湖等地采风?;疃崾螅泄胤矫娼懦霭媸杓?,并将其作为一个诗歌文化活动重要品牌,进行长期打造。

  国际诗歌周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诗刊》、四川省作家协会、凉山州政府等主办,巴金文学院、《星星诗刊》等承办,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等单位协办。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出席开幕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主持开幕式。

  诗歌在远方,还在当下

  近百名中外诗人吟诗邛海畔,对话诗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世界性——

  “一个世界性的诗歌运动,正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悄然兴起,诗歌正在回到人们的视野并进入公众生活,再一次成了人类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敝泄骷倚岣敝飨?、著名诗人、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说。6月27日,2016西昌邛?!八砍裰贰惫适柚茉谖鞑龊F裟弧@醋浴耙淮宦贰毖叵?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位知名诗人、文学家、翻译家、评论家等汇聚凉山,围绕“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展开对话和交流。

  诗歌回归大众视野

  此前,吉狄马加曾发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将其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诗歌节之一。今年,他回到家乡凉山,发起并促成同样大规模的邛海国际诗歌周。在他看来,不少书店,近年来还有了诗歌专柜,关于诗歌的书籍越来越多,销量越来越好,证明诗歌已回归到大众视野。

  关注到这一点的,还有湖南诗人李少君。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已变得极为活跃,有不少地方诗歌团体呈现崛起之势?!袄绻愣饫戳鞫丝谥诙?,各种生活方式、文化与思潮碰撞,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不少打工诗人?!崩钌倬?,地方性诗歌兴起,当代诗歌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时代,诗歌除了激发诗人的创造力外,还将带来诗歌的普及,培育诗歌市场等。

  同样,台湾诗人绿蒂认为,诗歌肩负着重要任务,诗歌言志,除了抒发个人情感之外,亦能发挥诗教功能。

  诗歌根植于民族和地域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拥有深厚的诗歌文化传统,诞生了著名的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玛牧特依》等,还保留下大量彝族语言的民间说唱和歌谣。诗歌周上,有不少来自小语种地区的诗人们,诗歌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成为中外诗人重点探讨的问题。

  年过六旬的意大利诗人马尔科·卡沃斯,带着腿伤、拄着拐杖奔赴万里前来参加诗歌周。马尔科居住在地中海边的城市——特里亚斯特,在他看来,地域性让诗歌繁荣富饶的同时也美好漂亮?!安煌幕尘?、不同语言的诗人在一起交流和探讨,能彰显出诗歌是地方的,也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敝泄骷倚嶂飨担恳桓鍪硕加凶约旱墓氏?,只有深深扎根于地方的生命血脉,不断汲取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营养,才能创作出来自于个人又超越个人的伟大诗篇。

  走出四川建设大诗歌圈

  在吉狄马加看来,诗歌周除了为中外诗人搭建一个互相交流意见和见解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搭建起一个跨地区、跨文化的互相知晓互相协作的平台。“近年来,诗歌翻译又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大量翻译家开始从事诗歌翻译工作。许多诗人的作品被翻译成不同的文字,最让人兴奋和感动的是不少用小语种写作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得到被翻译的机会,这种现象是在以前任何一个世纪都不曾出现过的?!奔衣砑铀怠?/p>

  在这样的黄金时代,四川诗歌也在期待更多地走出去?!八拇ū揪褪俏难Т笫?、诗歌大省,有大量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诗歌作品,应该更多地被国外知晓?!弊魑靼斓ノ恢?,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邹瑾认为,要真正走出去,文学川军必须以开放协作的新视野去走向外界。“像经济圈一样,构建起一个诗歌大圈?!薄霸谌蚧尘跋?,诗歌的价值愈加突出。诗歌已然成为诗意的纽带,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通过诗歌互相理解、彼此沟通?!碧?。(记者 吴梦琳 何勤华)

编辑:周 琴

主题活动


地方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