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兰叮嘱老人小心慢走
初见熊文兰,是在朋友组织的一次聚会上。大家天南海北的聊着,兴致勃勃,转而聊起各自的工作,纷纷抱怨工作压力大、工资低,虽然糟点满满却也不至于伤心难过。但当熊文兰说起自己职业的时候却忍不住哭了,她说自己从不觉得工作辛苦,她只是觉得委屈。
虽然觉得委屈,但她依然选择了坚守,带着一份好奇,记者走进熊文兰的生活,探一探这样一位普通的小市民是如何演绎她的“护理人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为2.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6.2%。中国老龄化从2013年到202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将由2.02亿人增加至2.58亿人,共增加5,600万人,进入轻度老龄化水平。从2022年到2030年,中国老龄化进入急速发展阶段。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有爱心的护理员来照顾老年人,但养老护理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又脏又累,社会认同度低让许多的爱心人士望而却步,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不怕辛苦,不畏艰难,在养老院中多年如一日的坚守。
用爱心坚守 用耐心呵护
10月10日,初秋的早晨已带着丝丝凉意,记者走进西昌邛海国际老年公寓的时候,30多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正在护理员的带领下做运动,晨练结束后,老人们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熊文兰在老人间穿来穿去,为这个捏捏腿,看看那个衣服是否穿的够,再叮嘱轮椅上的老人注意安全,从老人拉着她的手凑在她耳边说话的情形看的出来,他们的关系极好。
照顾完每一位老人,熊文兰才得空过来招呼我们,她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看着院子里活动的那些老人,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宛如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你们一定猜不到我连续走路4个小时的记录是跟着一位老爷爷吧,那天我真的都要走吐了?!蔽势鹫展死先司蝗恍ψ潘盗苏饷匆痪浠?,仔细了解才知道院里有位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虽然不认识人、不认识路,但身体素质很好,而且老是想出去走走,不让出去就偷着跑,要是强行拦住,他就会动手打人。一天,老人又跑了出去,熊文兰虽然及时发现了,但却劝不回老人,为防出现意外,无奈之下只能跟在他后面走。出了大门老人便漫无目的凭着感觉走,为了不让老人离开自己的视线,熊文兰始终集中注意力一眼不眨的盯着老人,直到从湿地回来时才发觉自己跟着老人将湿地的咔咔角角逛了个遍,两腿已沾满泥巴。
“老人就像个小孩,要哄着惯着,只要你付出了爱心他们也会同样对你的。”熊文兰说。去年,李阿姨和老伴一起住进了养老院,初次离开儿女住进陌生的地方,李阿姨显得超级不习惯,脾气也越发不好了,对熊文兰各种挑毛病,面对老人的喜怒无常,熊文兰却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待。某天夜里12点,李阿姨的老伴突发疾病,多亏熊文兰及时发现
并送到医院,在医院又床前床后的照顾,老人出院后,对熊文兰态度明显的转变了过来。
“老人无小事”是3年来她最深的感触,每天为老人擦身子、喂水、喂饭、喂药、洗衣叠被、端屎倒尿只是基本,牢记老人的家庭情况、心理活动、生活习惯和具备过硬的医学护理知识才是关键,这里150多位老人,每位老人的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哪个老人要用哪种方式照顾她也一清二楚。
不离开 不是舍不得是离不开
“每天都如此,累吗?”“累!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累了?!薄澳俏裁椿峋醯梦兀俊薄霸诒鹑丝床坏降牡胤轿腋冻隽撕芏?,我并不觉得低人一等,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用有色眼镜看我们这些一线护理人员?!焙托芪睦嫉亩曰爸械弥奈次?,这份工作的最大压力不是来自身体的劳累,更多是来自社会的误解,总是有人觉得护理工就是来照顾别人,低人一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虽然工作渐渐上手,但来自社会的异样眼光却让她的内心开始纠结、彷徨。曾经有很多的同样待遇、压力却小很多的工作让她选择,但她一次次将离开的念头压下去了,她说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离开的想法了。
“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希望我老的时候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照顾。”熊文兰说道,但看到我们笑着看她。她又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觉得自己缺爱,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爱,不是老人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他们?!痹?,熊文兰从小在农村长大,记忆中父母每天都在田地忙活,又要照顾家里卧病在床的奶奶,对自己的关注少的可怜。而窘迫的经济状况又让13岁的她无奈辍学,自此开始了打工生涯,二十年来她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院里老人的一块甜点,一个抚摸都让她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她深深地眷恋着这份温暖,不愿意离开。
“我会继续不断的学习专业技能,真正做到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需老人所需!让我照顾的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多了解我们这份工作,给我们应有的尊重?!?/p>
熊文兰只是所有护理员中的普通一员,但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护理员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护理老人服务也是一项社会迫切需要的新兴行业,24小时守护老人,看上去是苦、脏、累的体力活,但同样也是一项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专业技术工种,更需要兼具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所以每一位奉献在一线的护理员都应该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贾静静 刘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