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机场正在加速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空中走廊
2016年,站在“十三五”规划的起点上,西昌构筑开放格局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有信心
城市的发展需要动力与活力,而开放包容的姿态塑造着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城市“气质”,并释放出巨大的动力与活力,让城市前行的步伐更加稳健。
西昌市地处成都、重庆、昆明三大城市交叉辐射区和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腹心地带,北承成渝经济区,南接昆明和东盟大市场,近年来,西昌市积极对接国家开放战略,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一座开放的城市,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招商引资
促“十三五”精彩开局
2016年,对于西昌的招商引资工作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西昌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大精准招商力度,针对资源开发、现代物流、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基础设施、新能源、电子商务、旅游康养、民办学校、“互联网+”、企业换季办公总部基地、试验区战略优势资源开发、现代特色农业和扶贫攻坚、旅游和生态环境?;たⅰ⒏咝录际鹾痛葱麓匆等瞬诺饶谌?,组织相关部门和园区通过挖掘、梳理,集中力量包装策划了29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作为2016年推介项目,引资额约208亿元。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而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大手笔谋篇布局,将为西昌的“全方位开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交通辐射
构建区域经济纽带
要打开开放发展的新格局,还要完善交通网建设,通过推进“内畅外通”的交通设施建设,构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开放格局,吸引更多资源在西昌聚集,推动区域获得更大的发展。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让西昌成为川西南地区“立交桥”的奋斗目标,着力构建外向循环型的路网新体系,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
2012年,雅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2013年,以川滇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内外交通干线建设为重点,“七路五桥”为代表的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15年,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的G108线长安至缸窑段改造工程、机场路双拥桥至三丫口段、四公里半至缸窑段、四袁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今年,西昌市正在以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为主线,按计划稳步实施项目建设。
5月17日,西昌直飞北京航线开通,两地直飞3小时即可抵达,这条京昌直飞航线的开通,将与此前开通的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昆明、广州、西安、杭州、福州等地的航线一起,加速形成“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空中走廊,吸引更多的客商来西昌投资。
开放格局
铸就城市内在气质
近年来,西昌的商业发展空间逐渐被外资企业和大品牌商家看好,他们纷纷将这里作为新拓展目标,开始开店计划,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企业,相继“抢滩”西昌。
2006年,西昌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亿元,到2011年超过260亿元,到2015年达到289.87亿元。
2016年,站在“十三五”规划的起点上,西昌构筑开放格局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有信心。
3月,西昌邛海月色小镇开始升级重建,目前,正在面向全球招商。
4月11日至13日,在“2016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中,西昌在省级平台签约的项目达4个,签约金额为26.18亿元。
5月30日,攀西国际商贸城暨红星美凯龙西昌商场全球招商发布会在西昌举行,其间,红星美凯龙与中迪禾邦、金色极地、鹭洲威尼斯半岛、苏宁易购签署了异业联盟合作协议,此举预示着红星美凯龙将整合西昌商业资源,联手房地产、电器、百货等行业,打造西昌商业“大联盟”。未来,“大联盟”所面对的不仅是西昌这一座城,还有凉山州内的其他16个县,同时辐射近500万家居消费人群。
此外,今年,西昌还将围绕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凉山州企业换季总部基地、海河水利公园、西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
可见,西昌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已成为川滇结合部区域性资源整合、汇聚、放大的重要承载地和发散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开放的格局、迸发的活力、优质的环境,吸引着投资商的目光。
包容姿态
吸引全球目光
在经济全球化潮涌的今天,唯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面对,以更加果敢的行动去参与,才能更加深入地分享全球化的成果。
开放,释放了西昌潜在的外向基因,并不断颠覆着城市思维、城市模式,改变着城市行为、城市方向,并不断融合深化为西昌的内在气质。
我们看到,西昌在拥抱世界,而世界也正向西昌伸出友好的橄榄枝。(文/记者 王亚 图/记者 钟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