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省旅发委专家组来到西昌,对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行检查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检查、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对西昌市创建安哈彝寨仙人洞4A景区,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评价。
一是合力攻坚,体现了西昌速度。安哈彝寨仙人洞4A景区是四川省国际文化旅游节旅游线路考察的重要节点。西昌市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创建指挥部,西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任第一指挥长,形成了“政府主导、规划龙头、捆绑投入、群众参与、文化提升”的创建思路,整合旅游、文化、交通、林业、建设等20多个部门力量合力攻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创建工作,为四川省国际文化旅游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担当意识。
二是加大投入,夯实了旅游基础设施。专家组认为,西昌市真干真投入,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投入3140万元打造一个彝家新寨,投入100万元改善安哈自驾营地旅游设施,投入800万元改造提升仙人洞景区设施,投入2400万元提升改造景区3条旅游道路,投入300余万元完善了景区旅游设施体系。
三是完善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功能。通过现场查看,专家组认为景区已具备完善的标识系统、旅游安全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旅游服务系统、智慧旅游服务及监管机制,旅游服务功能比较齐全。目前,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已初步具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功能条件,尚待省旅发委按程序研究审批。
四是群众参与,树立了旅游精准扶贫标杆。专家认为,西昌市把安哈彝寨仙人洞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景区群众参与创建139户筹资360万元修建彝家山寨,32户出资120万元提升改造彝族风情“彝家乐”。彝族群众纷纷发展核桃、杨莓、苹果梨等旅游特产,从事刺绣、服饰、草编等旅游商品生产,有3名彝族妇女被省旅游局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致富能手。安哈彝寨仙人洞4A景区创建工作,为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树立了榜样。同时,专家组也对停车场、标识系统、智慧旅游、旅游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对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