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等等。当自然环境处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有乐观的前景。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打破了自然界千百年来的生态平衡,只有坚持不懈地协调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维系生态平衡,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促进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西昌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生态创建、污染防治、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四大抓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努力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成为“新常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奋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じ飨罟ぷ?。
【顺利完成“十二五”环境?;つ勘耆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font>
西昌市环境保护局积极推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切实推进污染治理,努力提高环境执法水平,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环保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量减排稳步推进。州政府下达西昌市“十二五”总量减排工作目标为“到201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2010年削减3.8%、3.4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2010年削减0%、减排0.5%”。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西昌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完善组织机构,分解目标任务;强化工作督导,确保减排工程顺利开展;狠抓项目落实,有序推进减排工作。通过卓有成效的艰苦努力,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
——污染防治全面开展。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落实后产能设备,完成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烟粉尘达标治理项目;完成攀钢西昌钢钒公司烧结脱硫技改项目,彻底解决“烟羽”问题;全面开展主城区禁煤、城市扬尘专项整治工作;出台《西昌市灰霾天气环境应急预案》,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二是水污染防治:将邛海纳入国家良好湖(库)生态环境?;な缘?,争取国家补助资金1.15亿元;实施城区“三河”治理,对河道内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设施,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完成2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主体工程建设。三是饮用水源?;ぃ和瓿哨龊<惺揭盟幢;で植⑼ü≌?;编制《西昌市西河饮用水源取水口迁移工程规划设计报告》《西河官坝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技术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工作,确定38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完成20个农村饮用水源地立标定界工作。四是固体废物处置:建成日处理6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日处理2吨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新建垃圾房306个、垃圾中转站49个、垂直式垃圾压缩站5座,配备垃圾箱4200多个。五是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性防治规划,全面实施规划项目。关停涉重落后产能,完成省级规划技改项目。
——规范行政许可。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公效能。制定政务服务办事指南,缩减行政审批时限,“十二五”期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706个,其中登记表560个、报告表104个,报告书42个。行政审批项目办结率100%,“三同时”执行率90%。对不符合相关环境?;ひ蟮?1个项目出具了不受理通知书。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成马道、安宁等4个乡镇农村连片整治工作;完成2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主体工程建设;实施43家规?;笄菅吵。ㄐ∏┑淖酆现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122处。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通过增加人员,加强设备,西昌市环境监测站达到三级站标准并通过验收。完成城区5个自动监测点位设备升级改造工作,公布全市各监测点位PM2.5、NO、臭氧等六个因子数据,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生态建设取得成效。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实施创建具有西昌特色的“三拖一”责任体系和“7+1”项目工程,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0个;全面实施邛海生态环境?;すこ?,持续投入近40亿,实施邛海湿地恢复工程,邛海水域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水水质从Ⅲ类全面恢复并稳定在Ⅱ类,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
【提出“十三五”环境?;ぷ芴迥勘?,环保工作面临诸多机遇及挑战?!?/font>
“十三五”期间,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最严格的环境?;ぶ贫龋ν贫;に健⒕梅⒄顾娇焖偬嵘?,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市人居环境、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020年,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包括PM10和PM2.5)比2015年下降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00%。
——2020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5%。邛海和安宁河水质稳定到功能区要求,海河、西河、东河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0%,其余河流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2020年,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
——2020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指标按照凉山州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指标执行。
——2020年,重金属重点防控区域和非重点防控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省上要求统一执行。
——2020年,陆地生态?;ず煜咔婊悸接蚬撩婊壤坏陀?0%。
【如何实现“十三五”环境?;ぷ芴迥勘??七大重大战略举措来保障。】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城市禁煤工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推进工业源综合整治及移动源、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灰霾天气应急处理能力。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饮用水源?;?,切实?;ず透纳浦氐懔饔蛩肪持柿?,抓好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
——实施土壤保护行动计划。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基础调查,划定耕地土壤?;で?,建立保护档案;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避免造成农产品污染;加强受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控,完成全市受污染场地排查,建立受污染场地清单,并实现动态管理,加强现役工业企业场地、未开发利用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控。
——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分行业深入推进治污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工业行业综合治理,加强生活污染治理,强化农业污染治理,开展交通源污染防治。
——提升生态环境?;び虢ㄉ杷健J凳┲魈骞δ芮铰?,划定生态红线;探索建立邛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城乡绿化建设,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到2020年西昌生态市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强化全过程监管,有效降低重点领域环境风险。实施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为重点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加强辐射环境监管,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强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夯实环保能力基础,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大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治理环境目标制定;不断提升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环境执法应急能力,建立健全环保宣教体系,加强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环境?;すぷ鳌!?/font>
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西昌市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完善环??己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提出的地方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明确环保监督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环??己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部门、乡镇环保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并纳入政府考核。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创?!敝氐愎ぷ魅挝窦白柿鲜占ぷ鳎φ?016年达到“国?!笨己酥副暌?;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争2016年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总量减排工作。组织编订西昌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做好2015年暨“十二五”末环境统计工作(特别是颗粒物的总量基数确定),为“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打好基??;进一步完善小庙污水厂、经久污水厂管网配套建设,形成减排量。
——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完成省、州政府下达的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加快工业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及改造,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推进堆场扬尘控制;实施《西昌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继续推进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整治。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完成省州下达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目标;贯彻落实《水十条》,2016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十小企业”;强化邛海整治,提升邛海水环境质量。
——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水平。加强环境监察执法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全面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制定监察计划,明确具体、量化、硬性的检查执法要求,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环境执法、行政处罚程序,积极推行“阳光执法”,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着力规范环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及资源调查的管理。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推进环境应急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队伍管理水平;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预防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